文化符号是一个企业、地域、民族,甚至国家独特的标识,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金属文创礼品厂家告诉你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们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当今社会的文化遗产,其最核心的部分是文化符号的体现,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的传承。
在现今社会中,“非遗”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被不同程度地物化,保持“非遗”在设计转化过程中的文化特征,是尊重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必要态度。
“非遗”设计转化过程中的文化符号与设计产品相辅相成。设计品以文化符号为支撑,并通过其传达出抽象的意义,即其所蕴含的审美观念、传统文化等内容。因此,“非遗”设计转化品除了传承的功能外,更有助于提升地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以及宣传地区的历史文化等。
文化符号能够映射出不同的意象和文化隐喻,因此,在设计前应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符号,纵观历史文化脉络,让传统文化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设计师可以针对不同的“非遗”产品的需要,将文化符号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视觉语言的转化,并将其体现在产品的形态、材质和色彩上。
从宏观上对文化符号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不同的设计对象和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文化符号,通过对文化符号的重组排列创造设计出各式各样的“非遗”设计转化产品。例如,福州脱胎漆器裸饰技艺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符号,具有传承与广泛传播的必要性。时光流转,福州脱胎漆器的本质属性仍然亘古不变,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在新的文化语境下深入挖掘其内涵,使之同当代流行元素相融合,更好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可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上,文化符号作为其核心部分,可以承担起“非遗”设计转化过程中的使者角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唤醒人们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认同。
目前,由于受到信息化、城市化的冲击,使“非遗”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和缺失现象,但是“非遗”作为发展中活的文化,其本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非遗”设计转化过程中注重对文化符号的体现,是对“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非遗”设计转化过程中可以参考利用的文化符号较多,要想在其“非遗”设计转化产品设计中展现,就需要从传统“非遗”手工艺中提取具象的颜色、形态和符号等表象元素,并将这些符号元素提取出来加以整合创新,运用在“非遗”设计转化品中,营造一种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传承“非遗”文化内涵。
首先,造型具有传递信息和沟通交流的作用,在“非遗”造型元素的提取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系列作品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造型入手,如十二生肖系列作品中各种生肖的形态、十二星座等造型在市场上都颇受欢迎,可以对其整体轮廓加以提取,作为“非遗”设计转化过程中产品设计的主要造型参考。
其次,合适的色彩能使消费者产生对产品的购买欲。传统的“非遗”作品的色彩搭配比较复古,多以装饰性较为浓厚的华丽的色彩为主,在提取其色彩元素后可根据实际需求结合当代的流行元素进行提炼使用,也可对其进行优化和归纳,在原色彩搭配基础上进行改良,既能传达“非遗”作品传统民俗特色,也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视觉审美习惯,以迎合“非遗”设计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
最后,在“非遗”设计转化的过程中,图案是十分重要的部分。金属文创礼品厂家告诉你们,每个人对同一种图案的认知都有所差别,大众会对自己所认知的图案分类归纳,“非遗”手工艺作品中也蕴含着非常独特鲜明的图案和纹样,如传统的宫廷服饰上就会运用龙凤等形状的纹样,家具上也会有卷草纹样等,设计人员可以提取这些传统纹样并根据时下的审美将其优化成文化符号,并运用于“非遗”设计转化的产品上,更能传达出意蕴醇厚的传统文化特色。